首页 > 创业周边 > 科普 > 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方法? | 水稻白叶枯病防治办法

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方法? | 水稻白叶枯病防治办法

   来源:富路都    阅读: 1.3W 次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水稻白叶枯病防治办法,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方法?

大田施药要做到有一点治一片,有一片治一块,及时喷药封锁发病中心,如气象条件利于发病,应实行同类田普查防治,从而控制病害蔓延。每亩可用20%叶枯宁可湿性粉剂125-150克,或宁南霉素水剂250毫升,或20%噻菌铜悬浮剂100-125毫升,兑水50-60千克喷雾,一般5-7天施药一次,连续2-3次。

在水稻三叶期和移栽前5天各喷施1次10%三氯异氰脲酸500倍液,预防本田发病。大田施药适期应掌握在零星发病阶段,以消灭发病中心为主,防止扩大蔓延。常用的药剂有35%克壮·叶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,或50%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2000-3000倍液。

防治水稻白叶枯病,除了选用抗病品种,加强肥水管理(避免串灌漫灌、偏施迟施氮肥)外,最重要的是在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,目前防治白叶枯病最有效的药剂是20%噻森铜或20%噻菌铜悬浮剂,按亩用量兑水进行叶面喷雾,亩用药液量不低于45公斤。一般为发病初期施用第一次,7-10天后施用第二次,连续防治2-3次。

首先要做好种子的消毒工作,在播种时,先用1000倍80%三氯异氰脲酸水溶液,或600倍25%咪鲜胺水溶液浸泡种子2-3小时,捞起用清水清洗干净后,再催芽播种,以消灭吸附在种子上的病菌。在水稻分蘖期及孕穗期的初发阶段,当气候有利于发病时,特别是当水稻出现病斑时,应立即施药防治。每亩可选用20%噻菌铜悬浮剂100-120克,或20%噻唑锌悬浮剂120毫升,或20%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,或20%噻森铜悬浮剂120-130克,兑水50千克喷雾防治。一般情况需连续用药2次,即7天后再施药1次,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。

播种前严格种子处理,减少种子带菌:晾晒种子6小时以上,并使用咪鲜胺、二硫氰基甲烷等浸种48小时灭杀病菌。苗期使用40%的毒死蜱乳油或亩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~20克或亩用25%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~30克或亩用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~20克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飞虱为害1-2次,尽量避免病菌从伤口侵入。

水稻三叶期和移栽前5天各喷施1次10%三氯异氰脲酸500倍液,预防本田发病。大田施药适期应掌握在零星发病阶段,以消灭发病中心为主,防止扩大蔓延。常用的药剂有35%克壮·叶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,或50%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2000-3000倍液,或20%噻菌铜悬浮剂2000倍液。

叶枯病用中生菌素,或乙蒜素,或多抗霉素,或农用链霉素,或辛菌胺乙酸盐,或氯溴异氰脲酸,或春雷王铜,或噻菌铜,或噻森铜,或喹啉铜,或氢氧化铜,或氧化亚铜,或氧氯化铜,或甲霜铜,或络氨铜,或松脂酸铜等进行防治效果很好,发病后每7~10天叶面喷洒一次,连续喷洒2~3次,即可控制发病,并使患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。

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的特点是病菌来源广,传播途径多,侵染时间长,情况比较复杂。因而依靠单一的防治方法不易取得成功,必须因地制宜,综合实行各种有效的防治措施。综合防治经过多年反复实践、总结,归纳起来,其策略是:以抗病品种为基础,秧田期预防为重点,在控制菌源前提下,加强农业措施(着重肥水管理),辅以药剂防治。

病重地区在秧苗3叶期施药1~2次;在本田期,形成发病中心时可采用发现一点治一片,发现一片治全田喷药防治。药剂种类和用量,25%叶枯宁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,20%叶青双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,10%氯霉素可湿性粉剂100克以上药剂,加入50克天达2116,兑水45千克,混合喷雾,防效良好。也可用50%代森铵每亩100克喷雾(抽穗后不能用),代森铵属碱性,不能与天达2116混用。

农业措施:加强植物检疫,选种植抗病品种。加强栽培技术管理:提倡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,加强水肥管理,浅水勤灌,雨后及时排水,分蘖期排水晒田,秧田严防水淹。妥善处理病稻草,不让病菌与种、芽、苗接触,清除田边再生稻株或杂草。健全排灌系统,实行排灌分家,不准串灌、漫灌和严防涝害。

科普
节气
民俗
风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