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创业周边 > 科普 > 魔芋病害对产量的影响及病害防治措施

魔芋病害对产量的影响及病害防治措施

   来源:富路都    阅读: 1.18W 次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1、选用耐病或抗病品种:目前生产上应用的花魔芋,因长期种植,未提纯和选育,使当地农家种种性退化、品质下降、抗病性能降低和产量低而不稳,所以,应通过在病区选育抗病植株,育出抗病性强、膨大性好、葡甘露聚糖含量高的优良新品种;也可引进花魔芋良种,还可引进白魔芋品种,试验示范和推广。

魔芋病害对产量的影响及病害防治措施

2、确定种植区域:根据我们近几年的调查和试验研究结果,山区海拔500米以下区域伏期气温高,干旱严重,昼夜温差小,植株抗病性降低而易发病;1000米以上区域气温低,生长慢,产量低。因此魔芋种植的适宜区域可确定在海拔500~1000米的区域;此区可大力发展,以形成区域化的魔芋种植格局;还应避开多风灾地域,以免风灾造成叶柄折断,植株停止生长。

3、建立种芋繁育基地:长距离调运种芋易受损伤,播种后发病重,各县和各主产乡(镇),应在种植区海拔较高的区域,就近建立种芋繁育基地,实行统一供种,保证种芋规格和质量,尽量减少或避免种芋带菌,县际间确需调种,可在3月中、下旬进行,选用硬质竹筐或木条箱包装,每层种芋间用麦草或稻草隔离,切忌使用塑料袋、纺织袋和麻袋装运。

4、实行轮作倒茬:一般连作地块病重,可与禾谷类作物实行三年轮作,以减少田间菌量;小麦或油菜种植区可在魔芋收后播种小麦或移栽油菜,其成熟期魔芋求出未出苗或正出苗,可多收一季作物。

5、推行间套遮阳:魔芋喜阴,怕强日光趋向直射;推行魔芋与玉米间作,通过玉米遮阳可降低魔芋发病率。可采用133~150厘米带型,双行魔芋间作单行玉米;也可用167厘米带型,双行魔芋间作双行玉米。上述两种与玉米间作的带型魔芋病株率较纯种的魔芋降低17.9~18.1个百分点,魔芋产量提高16.55~42.12%。

6、提高播种质量:做好冬前深耕和春季整地,除净魔芋残茬;适期播种:海拔700~800米可在4月上旬播种,海拔800~1000米可在4月中旬播种,海拔1000米以上可在4月下旬播种。合理密植:种芋大小为50~100克的每公顷种7.5万窝左右;100~200克的每公顷种5.25万窝左右;200~300克的每公顷种3.75万窝左右。

7、改进栽培方式:魔芋喜湿润,但又怕水渍,在魔芋球茎膨大期,正值山区连阴雨季,为防止因排水不良出现渍害而引起病害暴发,改平作为垄作,既可避免因田间积水而发病,又增厚土层,增大昼夜温差,促进球茎膨大和地上部分生长。

8、合理施肥,注重增施钾肥:魔芋施肥应做到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,以有机肥为主;钾、氮、磷结合,魔芋需肥以钾肥为主,其次为氮,磷第三;钾肥可提高魔芋的抗病性、抗干旱性、抗倒伏性和耐贮性等,促进植株健壮生长。底肥与追肥相结合,以底肥为主,底肥应占施肥总量的80%以上。农家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后再使用,追肥采取乍苗追肥。一般每公顷施农家肥2.25~3万公公,硫酸钾150公斤,磷酸二铵150公斤。化肥不要直接接触球茎或植株,以免烧伤种芋或叶柄表皮利于病原菌入侵。

9、覆盖栽培:海拔1000米以下产区,在播种起垄后,垄面上可覆盖5~10厘米厚的麦草或稻草,或野干草,每公顷用量4500~7500公斤;覆盖物经过石灰水或药剂浸泡。海拔1000米以上区域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。

10、适时抢晴收获:魔芋与甘薯一样,整个生育期一直进行养分的积累,地上部分倒苗后,球茎仍能继续膨大;所以,收获既不能过早,又不能过迟,一般可在植株倒苗7d后抢晴收获;收后按大小分级,出售或留种。留种的球茎要不伤不破,保护顶芽,避免机械损伤;同时,收集芋鞭和摘除鲜芋周围的壮芽留种。

科普
节气
民俗
风水